当前视点!把握好稳就业的着力点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就业是民生之本。近年来,受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,高校毕业生、大龄农民工等群体面临较大就业压力。总体上看,当前我国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,质量提升面临诸多挑战。劳动力市场存在供求“冷热不均”,毕业生“求职难”与制造业“招工难”并存,劳动力专业供给结构与行业需求结构错配问题凸显。
为此,各地想方设法拓宽就业渠道:江苏上线“高校毕业生就业掌上宝”,精准对接供需;北京加强市级常设就业市场建设,健全“一对一”帮扶责任制……不少经验做法值得借鉴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,健全就业促进机制,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。必须始终坚持就业优先战略,把握好就业存量、增量、质量三个着力点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支持,鼓励新就业形态发展,解好就业这道“综合题”。
稳定就业存量,强化就业优先政策。应坚持把“保就业”放在优先位置,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。制定财政、金融、产业、货币等政策要充分考虑其对就业的影响。要通过各类政策鼓励企业吸纳就业,特别是通过税收优惠、社会保险补贴、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的扶持性政策,实现企业发展与扩大就业共赢。要强化创业政策帮扶,完善扶持创业的财政补贴、金融支持、工商注册等,并推动政策落实落细。
拓展就业增量,培育新业态新模式。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,近年来各类新就业形态不断壮大,成为拓展经济社会就业增量的重要引擎。要进一步推动以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业态迅速“孵化”,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转型,不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。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,用好国内大市场优势,推动数字经济、平台经济等在更多领域发展。同时,大力发展养老、托幼、文化、健康等现代服务业,创造更多灵活就业岗位,吸纳更多劳动者就业。
提升就业质量,壮大技能人才队伍。要强化人才激励政策,建立与人才相匹配的薪酬待遇机制,完善人才评价体系,提升职业人才认可度。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训中的主体作用,提升就业者竞争力。畅通人才就业渠道,加强人才就业指导,帮扶制造业、服务业等技能依赖度高的行业,精准对接就业群体,着力提升就业精准度。
(文章来源:经济日报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