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看点:“全村第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”

在小崔准备中考的时候,村里的老乡都说:“如果小崔都考不出去,那以后我们的孩子读到小学就可以了,初中都可以不要读了。”

为了不耽误后面的弟弟妹妹,小崔拼了命地学习,成为全村第一个通过读书走出大山的孩子。


(资料图片)

多年后,小崔放弃了留在城里中学工作的机会,回到家乡的小学成为“崔老师”。

“我能读出来,你们一样也能读出来。”崔老师回到家乡母校后,给村里参加中考的孩子开了个班,他带的第一届初三,有25个孩子参加中考,其中22人考上了高中。

这更坚定了崔老师的选择——带更多孩子走出大山。

这些小孩从幼儿园起,每天就要跟着哥哥姐姐们走1小时的山路去学校。无论刮风下雪,都不间断。“将来在学习工作中遇到挫折时,他们更吃苦耐劳。”在乡村老师看来,这是大山孩子的优势。

想到爸爸妈妈曾对她说,再苦再累也要供她读书,小姑娘忍不住流下眼泪。随着农村教育资源的改善,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没有迷失在打工潮中。小姑娘下决心,将来一定要考上大学,找一份好工作,好好孝敬父母和回报帮助过她的好心人。

学校门前这条水泥路是崔老师利用假期时间,约了270多个家长义务打通的。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帮助下,越来越多的乡村孩子通过这条路走出了大山。

从2021年秋季学期起,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国家基础标准由每生每天4元提高至5元。这不只改善了山区孩子的营养,还使偏远地区孩子的辍学率降低了。

小姑娘已经记不清上一次被人拥抱是什么时候。她的爸爸妈妈都在江苏打工,每年只能和父母见一面。每次考了好成绩,就想给爸爸妈妈打电话,听到他们的表扬。

过去这些年,孩子们有的考出了大山,有的回到了家乡任教、创业,还有的成为免费午餐的志愿者、捐赠人,将这份爱传承下去。

崔老师所在村的村书记,就是当年崔老师带出来的学生。崔老师也希望更多走出大山的孩子能学成归来,振兴乡村。

(文章来源:中国经济周刊)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