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“造车”,富士康“驰援”
中原大地上的最新动向,再次引发关注。
(资料图片)
近日,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河南省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三年行动计划(2023—2025年)》提出,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,到2025年,全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50万辆,努力建成3000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。
而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,除了比亚迪,还有一个重要的参与者,那就是富士康。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,也是苹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厂商,同时也不断传出要下场造车。
不久前,富士康斥资10亿元在郑州成立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,涉及新能源汽车业务。首批岗位招聘也全面启动,工作地点均在郑州。
21世纪,注定是新能源的时代。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趋势,也是中国的机遇。河南发力新能源汽车,引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,背后有什么考量,能否在自身产业转型上实现弯道超车?
押注新能源汽车产业雄心
“谁掌握清洁和可再生能源,谁将主导21世纪;谁在新能源领域拔得头筹,谁将成为后石油经济时代的佼佼者。”
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以及增长率已经连续8年全球第一。2022年,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,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.8万辆和688.7万辆,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逐年增加。
一些省份也尝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“甜头”。
例如,这两年的西安、长沙都吃到了新能源汽车的红利。西安通过问鼎“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”,拉动经济较快增长,今年一季度GDP增速领跑万亿城市。
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汽车产量前十名的省份分别为:广东、上海、吉林、重庆、湖北、广西、安徽、陕西、浙江、山东。
目前,我国汽车产业已形成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京津冀、成渝、东北等地区汽车和零部件产业集群,中部地区在汽车产业集群上存在缺位。除了湖北是汽车重镇外,安徽近年押中新能源赛道,也让中部其他汽车产业底子薄地区看到了弯道超车的希望。
其实,河南虽然一直是中部地区的重要省份,但跟汽车工业强省相比,汽车产业一直是短板弱项。
据统计,2022年河南省汽车产量为55.31万辆,位居全国第17位。相比之下,广东、上海、吉林、重庆四省市超过200万辆,湖北、广西、安徽、陕西、浙江、山东均超过100万辆。
实际上,河南汽车产业起步也不算晚,1969年,郑州生产出全省第一辆汽车郑州牌130汽车,河南汽车产业拉开长足发展的序幕。
今年6月,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白布刚曾向外界透露过一组数据,目前,河南省有规模以上汽车及零部件企业600余家,年产整车超过58.6万辆,产业规模达到2600亿元。拥有郑州宇通、上汽郑州、东风日产、开封奇瑞等16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。
河南在新能源客车、专用车等领域走在全国第一方阵,诞生出了以宇通客车为代表的龙头企业,并形成了以郑州、开封之间的汽车产业带为核心,在全省汽车产量中占比九成。
拿宇通客车来说,全国市场占有率30%左右,郑州也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客车生产基地。
不过,一个现实的问题是,河南现有的汽车产量跟汽车大省还有很大差距,如何迎头赶上?押注新能源汽车无疑是重要的突围方向。
拿郑州来说,2022年,郑州汽车产量达到41.73万辆,占据河南全省汽车产量的75.4%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2年河南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8万辆,其中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就占到了6.98万辆。
从目前的产量看来,距离河南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的目标还存在很大距离。
富士康造富神话再现?
近些年来,郑州与长沙、西安等同等量级城市的差距逐渐拉大。过去两年,郑州GDP增速分别为4.7%、1.0%。郑州的压力同样也是整个河南的缩影。今年上半年,河南GDP增速仅有3.8%。
2021年9月郑州正式牵手比亚迪,今年4月,比亚迪投产仪式在航空港区兴港新能源产业园举行,在半年的时间里,比亚迪就完成了在郑州的项目规划建设和生产运行,速度不可谓不快。
根据公开信息,郑州比亚迪一期项目规划产能达到40万辆。与此同时,规划产能60万辆的二期项目也已开建。如果二期顺利投产,届时郑州基地的产能有望达到百万量级。
这或许是河南喊出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50万辆的底气所在。
不过,对于郑州乃至整个河南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来说,还有另一个重要“王牌”,那就是富士康。
十多年前,富士康带来的投资对郑州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。
2010年,富士康在郑州建立了第一家工厂,专门生产苹果手机。目前,富士康在郑州拥有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生产基地,占地面积约2600亩,雇用了约25万名员工。据估计,富士康在郑州生产的苹果手机占全球近一半的份额。
以富士康郑州厂区为例,建厂以来,郑州富士康累计进出口额约占河南省进出口总额的60%,郑州市的80%。
如今富士康在新赛道上,很有可能再次牵手郑州。
今年4月,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在郑州揭牌,首批岗位招聘也全面启动,其新能源汽车领域布局再次受到关注。
此前,富士康董事长刘扬伟也曾向外界透露,新能源汽车领域将是富士康的下一个重点板块。
根据公开信息,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将聚焦AI技术、半导体和未来通信三大领域,新能源车也是其中的一大发展重点。据相关媒体的报道,富士康造车之路正在提速。
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和苹果公司的主要代工厂商,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、供应链管理能力和资金实力,在智能手机、平板电脑、笔记本电脑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优势。
富士康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早有迹象,最大的变量是造车地点究竟选择哪里。此前,有媒体报道富士康将在印度布局造车基地。
此次,种种迹象表明,富士康下场造车并将郑州作为重要基地。这对于河南来说更是一场“及时雨”。富士康在河南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项目,对于河南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研发生产基地具有重要意义。
一方面,富士康可以利用河南现有的汽车产业资源和市场优势,快速打造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和产品,并与河南本土企业实现互利共赢;另一方面,富士康可以带动河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,提升河南新能源汽车的整体竞争力和创新能力,推动河南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。
对于郑州来说,无疑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。郑州市已经拥有了比亚迪、宇通、上汽等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企业,以及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和配套设施。
此前,郑州市委书记安伟曾透露了郑州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的新目标——“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”。
富士康的加入,将进一步提升郑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。
产业转型的决心
河南省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经济体,也是全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和制造业大省。
2022年,河南全省GDP首次突破六万亿元,居全国第五位。全部工业增加值19592.76亿元,比上年增长4.2%。
不过,经济“大而不强”“大而不优”一直困扰着河南产业结构转型。
河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、庞大的人口市场、便利的交通物流、完备的产业体系等优势,但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优、创新能力不强、开放水平不高等问题。
一方面,河南传统产业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为主,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,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不高,市场竞争力不强。传统产业还存在过剩和落后的产能问题,如房地产市场仍未出清,钢铁、水泥、煤炭等行业面临去产能压力。
另一方面,转型创新面临着科技投入不足,科技人才缺乏,科技成果转化困难,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够明显等矛盾。
例如,2021年,河南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.73%,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.44%。
有学者指出,河南实现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在传统产业高位嫁接、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、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,进而实现在新发展格局中稳位进阶,让新经济充当主力军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除了“造富”效应强之外,具体到产业发展逻辑,汽车从机械产品逐渐演变为消费电子产品,除了将推动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外,对盘活产业链也具有巨大作用。
河南发力新能源汽车产业,通过引进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,完善配套供应链体系。通过做强配套产业,提高本地化配套率和附加值,真正撕掉“大而不强”标签。
不管过去还是未来,中原的崛起在持续打通自身任督二脉,释放体内的洪荒之力的同时,也要对外营造良好的招商形象。
(文章来源:新京报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