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球今热点:非遗直播是乡村文化振兴的“鲇鱼”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唢呐、戏曲、手工艺、刺绣、陶鼓……这些往常只能在线下甚至“乡下”才能看到的非遗技艺,已越来越多地“飞”到了年轻人的眼前。

日前,《活态传承—直播打赏与非遗传播研究报告》发布。这份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课题组联合抖音发布的《报告》指出,在短视频中感受非遗、在直播中品味非遗已成为当今一道越来越普遍的媒介景观。非遗从业者通过直播间、短视频进行文化展演,拓宽创收渠道,获得观众认同;大众借打赏进行文化消费,助力非遗实现“活态传承”。

在过去,不少人对于“非遗”二字都较陌生,更毋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。事实上,我国广袤的大地上,蕴藏着无限的宝藏。尤其是很多基层乡村中,都有宝贵的非遗资源。这些非遗资源往往都有悠久的历史传承,浓厚的艺术氛围,精美的道具场景、讲究的仪式动作,是闪烁着艺术光芒的文化财富。然而,乡村非遗资源也面临着不少尴尬与困境。不少非遗资源常年“哑火”,“长在深山无人识”,更重要的是人才青黄不接,受众逐渐流失,传承与保护都面临巨大挑战。

一个个散落的非遗“珍珠”,因为种种因素掣肘走向式微,令人心痛唏嘘。非遗的传承与保护,不仅是单纯的“技艺”传承、师徒传续问题,更是历史文化基因和乡村文化脉搏的保护传承问题。

也正因为如此,抖音于2019年就正式推出“非遗合伙人计划”,通过加强流量扶持、提高变现能力、打造非遗开放平台及开展城市合作等方式,全方位助力非遗传播,培养挖掘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好奇心,帮助发掘非遗的文化和市场价值,让非遗被更多人看见。2020年,又正式推出“看见手艺计划”,助力传统文化传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。此后也陆续发起助力戏曲传承的“DOU有好戏”、助力中国舞普及的“舞蹈传承计划”、助力国乐传承的“DOU有国乐”等计划,从资源、流量、服务等层面帮助演员、从业者打造线上舞台服务非遗传播传承。

在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助力下,一个个宝贵的非遗资源开始重新跨越时空界限,走进大众的视野。唢呐、戏曲、手工艺等非遗,不再只是线下或“乡下”才能寻见的“新鲜”,而是重返年轻人的视野,成为交流日常,并塑造着新的审美风尚。

直播就像一条“鲇鱼”,其在大众、非遗从业者、平台等方面掀起多重利好效应。《报告》统计,2022年,非遗在抖音平台的日均搜索量是2019年的三倍有余,相关话题热度指数较2021年翻了一番。而在过去一年,抖音非遗项目直播场次同比增长642%,平均每天直播1617场,获得打赏的主播人数同比增长427%,打赏总金额同比增长533%。其中,获得收入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34%,非遗好物销量同比增长668%。类似的数据,还有很多。

更进一步看,直播“搅活”的效应,不是简单的拉新粉、提人气、增收入,而是更大视野下的赋能乡村文化振兴。那些往日“黯淡哑火”的乡村非遗,在直播加持下,刺激了关键一环的“人”的流动。不仅沉淀了新的观众群,传承人也通过打赏收入改善生活,从物质和精神价值认同上,吸引着更多人加入乡村非遗的保护传承中。那些潜在的返乡青年、本地乡贤、乡村工作志愿者、文化工作者等群体的“摩拳擦掌”,也将为振兴乡村文化提供新契机。

乡村振兴,人才是关键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,扎实推动乡村产业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态、组织振兴。如非遗资源一样的乡村文化基因,既是文明传承的必然选择,又是乡村发展的题中之义。互联网技术赋能之下,让更多非遗人才“引得来、留得住、干得好”,就一定可以在兼顾经济效益的同时,逐渐涵养提升乡村的文化魅力、审美趣味和精神内涵。而这,将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更多源头活水,注入更多新的澎湃动能。

(文章来源:新京报)

关键词: